近來念了一些書是關於當代最成功的公司,也看了這些成功公司的創辦人訪談等,歸納出一些想法,這篇是探究企業如何持續不斷的成功(存活下來)。個人的成功學我想另篇再作分享。
我認為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夠適用一套公式就往成功之路邁進,世上無如此捷徑,競爭是動態的,就算有如此可能,可能我也無法歸納出這樣的道理,我只是試著從偉大公司中探詢一些蛛絲馬跡,避免犯下顯而易見的錯誤,如此而已。
顧客、客戶、消費者
公司企業一定要為了提供消費者最大的價值而癡迷(customer obsession),這樣的一個題目在很多企業的單位中違反直覺,因為企業的本質是獲利單位,企業領導人往往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銷售額、營業利益等;但這些會計數字都是很短視的東西,若要能夠長期的替客戶創造價值必須能夠完全以消費者最大利益出發。長遠下來,若客戶沒有你的商品及服務會十分痛苦跟不便利,那麼企業距離真正的巨大成功也不遠了。
高標準的聘請人才
人才絕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無論是那種行業或是在機器人、人工智慧可以取代許多人力的時空背景下,企業都必須重視如何聘請到一流人才,給一流人才舞台讓他們帶領公司走到更高的境界。
不能妥協! 一流人才往往只想與一流的團隊共事,若因為時間等因素就降低標準,未來這些人必定降低公司水平,更糟的是拉低士氣跟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糟糕後果,因此用人必須要有一個謹慎的流程,像是Google有一個委員會來決定用人,Amazon招聘人才有一個bar raiser來確保公司招募的人,能夠符合第一流人才的標準。
一流的人才會有創造力跟驅動力把公司的業務帶到更高的層次,領導團隊只要確保提供給他們好的平台及環境,讓他們能夠全力以赴就足矣。
具有遠大願景的領導人(團隊)
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提到,讓他最挫折及困惑是在於: 公司小有成績時,有許多大公司向Facebook提出收購的請求,當時許多高階主管都認為他們過去的辛苦付出總算要有了回報,如果能夠將公司賣掉取得驚人的報酬將會是令人雀躍的事;然而身為創辦人的Mark Zuckerberg完全沒有要賣掉公司的意思,他認為公司在社群媒體的領域仍大有可為,讓許多高階主管極度失望而紛紛求去。Zuckerberg表示他當初的願景只是要"connect the world", 也並非一定要成立公司,而是要做對世界有影響力的事。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Facebook至今仍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無論是在營收或是所提供的服務都稱霸一方。
持續創新、不斷演進
創新、創新再創新!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到企業的兩個重點讓我印象深刻: value creation & Innovation. 這兩項幾乎是一家企業要永續經營必須思考的關鍵。綜觀Apple, Amazon, Google, Facebook等科技巨擘無不時時為客戶創造巨大價值,同時為股東及員工創造巨大財富。
張忠謀還提到Starbucks不只是個普通賣咖啡的就不如科技廠,Starbucks的創新和所創造的價值是很驚人的,他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如同台積電一般也是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創新不只是研究員或是科學家能作的事,所有企業人士都必須思考如何在商品上創新、在流程上創新、在商業模式上創新。我認為Clayton M. Christensen的書The Innovator's Dilemma是許多成功的企業都必須要認真思考的一點,必須能夠擺脫當前或是過去成功的心態及行為模式,讓企業在如此動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能夠持續勝出,保持領先優勢,我想還是回歸到有無時時刻刻在作到這兩項關鍵: value creation & Innovation.
以上。
Ken
May 2017/Taipei